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党发出庄严号召,要求全体党员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离不开伟大精神引领支撑,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赶考路上砥砺前行。
一、打牢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根基
思想是旗帜,信仰是灵魂。一百年来,在这么多事关生死存亡的斗争中,为什么我们党总是能够从挫折中走出来,而且越走越强大?这中间有历史的合力作用,但最深沉、最本源的力量,是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坚定理想信念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深刻认知认同。要感悟马克思主义之“伟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之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每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都举起右拳宣誓过,立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誓言“永不叛党”,是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才加入中国共产党、追随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坚定理想信念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最根本的是任何时候都要对马克思主义坚信不疑、矢志不移,切实筑牢安身立命的根本,炼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要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之“伟力”。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关键是“结合”得好。只有不教条、不僵化,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都始终坚守了这个正确方向,都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必须增进对党的科学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自觉用以固本培元、凝心铸魂。要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之“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程,生动记录了新时代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归根结底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深刻印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高举新时代的思想之旗、精神之旗,坚定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奋勇前进。
二、增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自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党员干部要深怀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来思考和谋划工作,在思想上、能力上、行动上做好全方位准备。跟上时代做好思想准备。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旧时代。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在思想上来一次主动调适和转变,深刻认识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的事业已经达到了一个前人都从没有到过的地方,走的是一条前人都从没有走的新路,未知领域的广度、社会变革的深度、事业发展的难度都将是前所未有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勇担历史重任,勇立时代潮头,时刻准备在新长征路上大显身手。勤学苦练做好能力准备。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对领导干部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能单单懂得一面,要懂得多面,对从事的工作要有深度学习钻研。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考和领悟的层次。要坚持干什么就学什么,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处处上心用心,善于总结思考,不断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现代化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战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锤炼观大势、谋全局的胆略谋略,不断增强战略远见和战略主动。干事担事做好行动准备。心中有事业,手中有“活计”。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更要拿出敢想敢干、敢闯敢突的劲头。要紧紧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把奋斗目标转化为发展战略、行动方案、工作举措,决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做事情要有很强的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认准了的事要义无反顾去做,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要坚决地干,做到敢担当和善作为于一体。
三、锤炼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意志
回顾历史,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经历过如此多的斗争考验。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激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永葆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胆魄。要有见微知著的忧患意识。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很重要的是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浓浓的、深深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了忧患意识,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就大不一样。风险挑战不会提前打招呼、搞预告,一旦暴发,“茶杯里的风暴”就可能掀起巨浪。必须对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它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特别要注意那些潜在风险,水中的暗礁对船来说才是致命的。工作也是如此,看似繁华似锦、热气腾腾,就可能隐藏着风险隐患,始终心有事业,充满忧患之心,才能防止摔跟斗。要有敢于亮剑的鲜明态度。纵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无论哪一种精神,都能从中领悟到敢于斗争的锐气。党员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当好“战斗员”,任何风险挑战只要来了,就要敢于跳出来、扑上去,缠打缠斗直到胜利。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要把坚持原则作为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对不良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对好人主义不能纵容奉行,对大是大非问题不能做“开明绅士”,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要有战之能胜的过硬本领。应对重大斗争,没有一种长期训练形成的本能反应,危急关头就可能六神无主,关键时候就顶不上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多经历几次“热锅上的蚂蚁”的历练,有了这样的经历经验,才能临危不乱、见机出策、稳妥处置。所谓“每逢大事有静气”,静气从哪里来?就从艰苦斗争和磨砺中来。我省涉藏州县稳定、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挑战多,还面临“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地灾、全年防地震”等特殊省情,工作决不能止步于有预案,要坚持平战结合,把预案变为自觉的思想体系和反应体系,确保在斗争面前不失手。
四、彰显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党在百年征程中,为什么任何困难和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忠诚才能坚贞,忠诚才能义无反顾地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忠诚是具体的、实在的,关键是要落脚到本职岗位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有忠诚坚定的笃行力。对党忠诚有明确的检验标准,就是要看能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能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能不能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始终如一听党话、跟党走。要有取法乎上的高标准。标准决定质量。干工作一定要知道标准在哪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要求对表看齐,在工作上要积极向发达地区和先进典型对标,划出高线、抬高标杆,把任何工作都往极致处做,倒逼工作质量提升。要有兜底把关的责任心。完成党的事业和任务,靠的是强大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作支撑。每个地方、每个部门都是重要一环,每个干部都置身其中,要增强“兜底”意识、“把关”意识,对任何工作都把自己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注重从末端来检验中端、前端的工作,确保问题不从手中溜走。要有一以贯之的严要求。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坚持从严从紧、责严责实,抓早、抓小、抓苗头,在严管中体现真关心、真负责,管出担当实干的蓬勃朝气。要养成在监督约束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对党、对人民、对法纪有敬畏心,在事业和责任面前看重自己,在名利和权力面前看轻自己,在诱惑和围猎面前看住自己,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赤子之心。
.png?20211108) 
                

 
             
             
             
            